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志愿填报 » 解你大学选择之惑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解你大学选择之惑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时间:07-11 来源: 出处:www.daxuecn.com

每一名高三学生都是怀着对大学的期待拉开高三的征程,一路披荆斩棘,因为有了大学梦才不觉得异常艰苦。在高三学子中,能一口气说出八到十所大学的大有人在,能说出二十所大学的也不占少数,可是再往上加,能说出三四十所大学的考生就寥寥可数了。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仅知道我国不到2%的大学(我国大学数量超过2000所)。而且,这些能让考生脱口而出的大学,其中大多都是知名大学,是大部分考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学。因此连大学的校名都知之甚少,更不用提对大学的深入了解。如果在填报志愿大学时,因不了解大学而被时下一些选择大学的错误说法引导,最终未能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就让人遗憾了。

“迷惑”一

录取分数高的就是“好大学”

在以分数为最终选拔标准的高考录取中,平行志愿是按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成位次进行投档的,大学在分专业录取时分数占优势的考生,专业志愿满足率更高。这一切都表明分数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选择大学时,一些考生和家长也着眼分数,用分数来判断大学的实力。在他们看来,录取分数高的大学肯定是好大学,而录取分数低的大学实力肯定不怎么样!

果真如此吗?听完分析您再下结论吧!

首先我们看看大学录取分是怎样形成的。高考录取中,各省级招考部门会按规则设定的调档比例,将填报了这所大学的考生档案投入大学。进档考生中分数排序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分数即是该大学的调档线,如果该校择优录取后有部分考生被退档,那么被录取考生中分数最低的那个就是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也就是说,如果报考某所大学的考生人数多且分数高,那么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就比较高。所以,大学的录取分数高低是受考生报考情况影响的。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影响考生选择大学的因素。其一,大学的办学实力肯定是考生考虑的要素之一,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于大学实力的判断,往往建立在大学的名气和身边人的推荐上,并不十分客观。另外,我国大学按学科构成可分为综合型大学和多科型大学,有的多科型大学虽然名声不如综合型大学,但在相关行业内却处于“佼佼者”的位置,就业形势也不错,可考生却因不了解而较少去选择。其二,大学的办学地点也会影响考生的选择,普遍来讲,位于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地域的大学更容易受到考生的关注,这也导致热门地域的大学录取分数比其他地区的大学要高一些。但位于非热门地域的一些大学,办学实力并不弱,在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上并不比热门地域同层次大学少,甚至还超过热门地域的大学。

所以说,某所大学录取分数高,只能代表选择她的高分考生多,并不能直接对等大学实力,特别是在本科二批次及以下批次,考生选择大学受到地域位置的影响更大。为了让大家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实力,在此笔者觉得有些方法可以参考。

第一,某些大学一成立就设置的学科、专业,往往实力不错,比如辽宁大学建立时是一所商业专门学校,其财经类学科如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第二,某些经由合并而成的大学,合并前的学科和专业实力也不错,比如武汉大学合并了武汉测绘学院,现测绘科学与技术是其国家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排名中,测绘科学与技术学学科武汉大学排名第一。第三,从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点中也能发现某些大学的实力。第四,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对外合作交流情况也能作为判断大学实力和特色的依据,某所大学在某科研领域处于领先位置,那么与其相关的学科实力都不错,比如成都理工大学建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其相关的地质、石油等学科都是学校的优势代表。

“迷惑”二

要优选名气大的大学

由于接触志愿的时间短,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往往无从下手。本着“名气大的大学应该不错”的原则,考生和家长会将大学的名气作为选择大学的依据。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种:

第一,名气大的大学社会认可度高,便于考生就业。我国大学的数量多,不仅考生和家长对大部分大学并不了解,就算是高中、大学老师,对大学的认识也有限。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常会优先考虑那些名气大或者较熟知的大学。有位学生就曾遇到如此的“尴尬”,从教育部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的她在前往广东某二级城市参加招聘时,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接连对笔者的大学发问:“你毕业的大学有华南师范大学好吗?”“你所在大学的非师范专业应该不太好吧?”……其实按学科实力来讲,她所就读的大学应略微超过华南师范大学一些,可就因为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地区更为知名、该招聘工作人员较熟知的大学,而对她所在的大学提出了种种疑问。

第二,名气大的大学实力肯定也不错。其实从事高校招生工作以来,笔者发现大学实力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必考虑的因素,可就是在意却又不了解,反而造成了许多误解。从大学名气去判断大学实力也是其一。除了那些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在全国都较为知名的大学外,有些大学的名气也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如前所讲,可能华南地区对该区域的某些高校认可度高,但对东北、西南等地的一些大学就不太了解,也就谈不上名气了。

大学的名气既不能与大学的实力完全挂勾,也不能完全成为考生就业的助力,那选择大学时也不必紧紧纠结于大学的名气了吧!都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即使一所大学名气没那么响,但自己意向专业是该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岂不是更适合自己?

“迷惑”三

学科越全的大学实力越强

按照专业类别,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被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二个门类。大学根据开设学科的多少,可分为综合型大学和多科型大学。综合型大学是指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多科型大学则是指开设有几个学科门类的大学。

综合型的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生类型多样,校园文化也多彩。在这里,考生可以接触到各个专业的同学,体验不同思想的碰撞;能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比如来自不同院系、研究院所的老师们会奉献上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课外讲座;还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选一门感兴趣但自己专业知识从未涉及的选修课。再加之我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是广受考生、家长、社会公认的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这些高校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学科门类齐全。于是,有这些高校为参考,一些考生和家长就认为只有学科越齐全的大学,才越好。

学科门类齐全与否与否只能说明某些大学办学规模的大小,而不能由此就妄断:学科门类越全的大学就越好。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以来,我国的大学发生了多次的调整和变化。有些大学的院系被拆分,分别融入其他大学之中,也有几所大学合并为一所大学。调整之后,大学的数量从总体上减少了,学科门类更齐全的大学变多了,但仍有一些从成立之初就立足某个或某几个学科的大学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办学特色,为特定的行业输送专业的人才。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建立的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学校的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优势特色学科仍集中于与石油相关的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等;华东理工大学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工过程机械等榜上有名。还有众多的医科类院校,虽然其学科规模小,专业开设数量少,但专业培养却特色明显。

在判断大学的学科门类是否齐全的时候,有时候考生和家长会陷入从校名去判断的误区,比如叫XX大学的就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XX财经大学、XX师范大学、XX理工大学只开设有校名相关的学科。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都设有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十一个学科门类。

“迷惑”四

招生计划数多的大学更好考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录取几率大不大,因为无论所选大学实力强不强、名气大不大,不能被录取都是空谈。可是选择哪些大学才更容易被顺利录取呢?有的考生和家长会想当然地认为:招生计划数多的大学更好考。

一般学校在属地招生计划较多,对于教育部所属高校,原则上限定属地计划不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即使这样,在本地的招生计划也是很多的。对于大部分在二本及其以下批次招生录取的学校,多为省属或者市属学校,在本地的招生计划比例就更大了,有的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由此,学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可以包括该校大部分或者所有招生专业,而且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也会相对较多。基于此,大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竞争不会太激烈,比较容易录取。所以每年报考时,扎堆报考所在地大学的考生人数非常之多。而实际上,既然大部分考生和家长都会这样考虑,那么这种所谓的招生计划多而容易录取的好处也就不一定有了。事实是大部分在本省(区、市)招生,特别是二本或以下批次的院校由于报考人数过多,而使部分学校的调档线逐年提高,有时甚至高出一本批次省控线。

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不能一味地通过招生计划数的多少去判断这所大学是不是更好考。为了增大录取的几率,合理地利用大学近几年录取数据,并根据志愿填报技巧合理安排大学、专业顺序和避开大学在录取时的限制更有用。

“迷惑”五

以排行榜定大学实力最直观

与考生和家长交流的时候,笔者发现他们在选择大学时,往往把大学排行榜作为择校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在对学科、专业概念不清的情况下,尤为热衷并热捧的是大学排行榜中的综合大学排行情况。

“大学排行榜”看似直观、清楚,按排名将大学依次排序,仿佛排在前面的就是实力比较强的大学,而排在后面的实力就不强一样。但通过比较当下几种比较盛行的排行榜,很容易就发现了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偏理工特色的大学和大而全的大学排名靠前,偏文科特色和小而精的大学则相对靠后;二是在这些排行榜中,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的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位置差异很大。

衡量一所大学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我国的大学,既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也有一批普通院校;既有教学型大学,又有研究型大学。从学科上分有文、理、医、工、农、林、地、艺;从类型上分有综合型大学、多科型大学。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由于所承担的任务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办学特色、方向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高校的一些硬性指标,如一年所发表的科学论文可以量化,所具有的校址、图书等有形资产也可以用数字来量化,有些如大学的优秀历史传统、校园文化底蕴、优良的学风、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口碑等软实力,却是无法测量的。所以,以量化得出结果的排行榜,其公信力有多大也就值得商榷。

所以,大学排行榜提供的信息并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尽信榜不如无榜,考生和家长应当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只能把它作为择校的参考之一,切不可完全依赖排行榜,以免受到误导。

“迷惑”六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就读更容易就业

选择大学时,许多考生都倾向于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上大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造成的。由于多方面原因,诸如北京、上海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确较高,云集了众多国内知名高校,加之这些地区有较好的软硬件环境,丰富的信息和其他各种资源,成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报考大学时的首选。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只要考入北京或者上海的大学,考生的视野才会更广阔,毕业后也可以直接留在当地工作。不可否认,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他们的确可能比其他地区的考生更快地接触某些新信息,获得某些机会。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也能获得此类机会。

说到就业,也许四年的大学生活使在这些城市就读的考生更适应所在城市,使得他们留在本地工作的机会可能会比外地学生要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外地学生就很难进入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目前,诸如北京、上海对毕业生都有规范的准入制度,外地高校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这些地区的单位工作。并且目前毕业生找工作实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大多不会限制毕业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或者说并不会优先针对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招聘。

在经济发达地区读大学,考生接触新信息的速度会更快,对行业的发展变化会体会得更快,这可能有利于考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而不能就此判断一定更容易就业。毕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多考量的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