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2014年本科生毕业展#创作者说#改造“鸟巢”

2014年本科生毕业展#创作者说#改造“鸟巢”

时间:03-02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学生:孟祥婷建筑学院


引言:我们安静独处,但我们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可以沟通、理解我们的人。


想了很久,我该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言与大家分享我的毕业设计,以及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日子。


“鸟巢”?改造?就是奥运的那个鸟巢?这是2013年底大家知道这次毕业设计的选题时的普遍反应。我们一直计划着要去基地看看,可是一想到,要走好远的路,北京寒冷偶尔雾霾的天气,参观基地的计划一拖再拖。我想,当时的那种心理状态也正反映了鸟巢在2008年后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演唱会、赛车比赛等商业活动外,我们缺少一个日常性的理由去鸟巢。鸟巢如何可以变得更亲民?成为了我们第十工作室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怎样的活动能够重新激活鸟巢使用的日常性,使之进入北京可持续性的都市景观系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实体空间如何回应无所不在的虚拟社群?”“社交性运动与运动性社交如何与鸟巢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我给出的答案是,运动与工作形成差异性互补与混合杂交,运动+办公是大众关心的城市公共生活的主题,是离散的大众重新聚合的媒介性力量。社交已经不再是当代生活的媒介,社交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本身。社交重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被映射到所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是城市城市活动生发的框架。景观作为系统,由“流动的网络、无等级的模糊空间、根系状的扩展传播、精心设计的活动表面、不可预见的活动和其他多种情况构成”。


在我的设计中,“运动+办公”作为功能策划,“社交”作为语境,“景观”作为系统,新加入的环状空间成为了种种社交活动的物理载体,同时,在空间上也起到了弱化室内外隔绝的状态,重新定义室内外关系的作用。这个线状空间的引入,使高差3.6米的两层建筑空间内形成线性空间与面状空间的对比,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对比,以及自发性社交景观与自发性办公景观的对比。正如我在引言中所说,我们可以在这里安静独处,享受自己读书、工作的喜悦,又可以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可以与我们沟通,理解我们的人。空间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以及事件发生的潜在可能性,这也是我在尝试对于鸟巢部分空间的封闭性予以的积极回应。


从概念的产生,到模型的制作、图纸的绘制,再到答辩前夜的慌乱,在我看来,是泪水与欢声笑语交织奏鸣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感谢傅祎、韩涛、韩文强三位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包容,感谢我的小助手们无私的帮助与付出,感谢第十工作室的伙伴们共同奋战与相互鼓励,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最后,感谢自己,看过一次又一次中央美术学院的黎明破晓。即使这样艰辛不忍回望,但我相信,不管未来过的好与坏,我们都会怀念这段日夜奋战、咖啡不断、外卖度日、以工作室为家的日子。我真的要毕业了么?我真的要离开中央美术学院了么?从第一次因为考附中踏进中央美术学院,到附中毕业,到今天,近10年,不想说再见,未来的某一天,我一定会回来。




更多有关"鸟巢,空间,社交,景观,感谢"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中央美术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