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报道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爱心接力”帮助患病同学渡过难关
5月16日的《青年报》详细报道了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真情帮助患病同学的事迹。一年以来,学院和同学给了患病休学的同学真切的关怀和鼓励。上海电力学院宣传部在得知这一事迹后,立即组织校报记者深入采访,校报在4月30日刊发了《用爱撑起一片共同的蓝天》。经过修改后,发给上海市主要媒体,《青年报》在B08版大篇幅刊发了《同学“爱心接力”助其渡过难关》一文,更是对师生间真情的赞扬和肯定。
全文如下:
同学“爱心接力”助其渡过难关
本报讯( 记者 严柳晴 通讯员 王琦)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疾病,纪晴此时已经是大三学生。如今,她身在医院,下半身失去直觉,本在校园的享受美好时光,却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虽然很久没来上课,同学却把她当作自家人。校园“爱心接力”持续至今,帮助她渡过难关。
因病失去下肢活动能力
先从平凉路坐公交车到浦东,换乘地铁9号线,22站直坐到终点,再步行……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松江乐都医院。近日,上海电力学院2010级材料化学班的六名同学又一次来看正在这里做康复治疗的同学纪晴。
“她永远是我们班级的一员。看到她那么乐观、坚强,真为她骄傲!”班长罗俊翔说。
“食堂饭菜味道怎么样啊?来杨浦校区还没机会吃到呢!”,“听说地铁16号试运行,以后去南汇大学城就方便多了……”每次见到同学,纪晴总有说不完的话。
去年开学伊始的一天,纪晴突然觉心口剧痛,猝倒在地。身边的两名同学边打电话边照看纪晴。五分钟后,救护车把纪晴送往杨浦区中心医院。同学张思颖一路跟着救护车,先垫付了救护费。经过急救,由于病情复杂,纪晴又被立即转往长海医院。辅导员钱玉雄老师连夜赶到医院陪护,并为纪晴垫付了1万元医疗费。
医生说,幸亏送医及时,纪晴当时的血压已经飙升到250mmHg,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是同学的及时救助把她从生死线拉了回来。纪晴是颈椎内肿瘤突发破裂压迫神经,导致颈部以下失去知觉和活动能力,虽然在长海医院及时手术抢救,但由于病情复杂,纪晴失去了下肢活动能力。
由于神经受损,纪晴现在左下肢还是不能行动,只得坐轮椅,全身不能排汗。4月8日同学们去看她时,纪晴刚刚做完两个小时的康复训练,护士来量血压,术后血压仍然高出正常。大家都为她捏一把汗,但是纪晴的脸上却一直挂着微笑,还安慰同学说没关系,这不是最高值,自己已经司空见惯,病情现在好转很多。
22岁生日在病房度过
从杨浦中心医院到长海医院,从阳光康复中心到松江乐都医院,纪晴已经四次转院。但学校和同学的关心却一直伴随身边。纪晴在长海医院住院期间,全班33人自发利用课余时间每天都去陪伴看望她,转到松江的医院后,大家还是坚持每个月去看望她两次。班级生活委员陈丹去了二十多次。陈丹说:“我经常去医院给她讲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一起绣绣十字绣,聊聊天做一做手工,给她解解闷,还有就是希望帮她转移一下注意力,缓解伤痛。”
今年2月28日是纪晴的生日,班里7个女生买了生日蛋糕,从杨浦赶去松江为纪晴过生日,给了她一个惊喜。燃起22岁生日蜡烛,纪晴心里更加温暖:“大家没有通知我突然来帮我过生日,唱生日歌的时候差点哭出来了。同学们真好!”
对于未来,纪晴早有打算:“在一年康复期里,我要好好做康复训练,病好以后想尽早回到学校把书念完,我太喜欢电院了,我太想念校园了!”有点哽咽,停顿了一下,她又露出坚强的笑容“也不想让妈妈再担心,我要快点好起来。只要身体情况允许,哪怕坐轮椅,拄拐杖,我也要再回到学校上学!”
宣传部 供稿
更多有关"同学,长海,医院,松江,杨浦"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上海电力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