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时间:05-31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没塌过腔。”秦腔的宽音大嗓,慷慨激越,高亢豪放,然而又凄楚哀婉,细腻柔和的情绪在苍凉豪迈中缓缓流写出。

  5月26日晚,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在湖南科技大学俱乐部开演。橘色的灯光下,十二位农民工兄弟在舞台上亮相,瞬间一股浓郁的陕西气息、农民工的质朴气质扑面而来,让人在一开场立马融入剧中。平民特有的幽默,既生活化,又暗含情绪,即使不是陕西人,内心也深深的被这陕西梆子大戏抓住。

一家四口“西京寻梦”
  

  故事在一个逼仄而拥挤的大杂院里开始。一家四口“西京寻梦”人搬进了这个西京大杂院,寻梦的一路辛酸与坎坷,就在一句“梦既然有,苦就该尝”之后慢慢开始了。一家之长罗天福,为了供养儿子女儿上大学,用打“千层饼”的手艺,撑起了儿子甲成、女儿甲秀在西京城的“求学大业”。一个饼只挣三分钱,每天一千多个饼,两夫妻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异常。女儿甲秀懂事聪慧,不仅学业优秀,还一直做家教甚至捡垃圾为家庭减轻负担。儿子甲成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逐渐迷失,急功近利,直至把一家人拖向几近崩溃的边缘。

  将近三个小时的舞台剧,好几次让在场观众热泪盈眶。罗天福发现甲秀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而捡垃圾,眼中泛着泪光,甲秀抱着父亲的腿,一声饱含感情的“爹”,令人动容。而故事的矛盾却在甲成的一次又一次迷失中升级。最后甲成离家出走,罗天福终于表示,自己对天、对地、对这个世道,对自己的儿子,“投降了……”,故事在此达到最高潮。这位父亲,曾三次跌倒又三次接拢的脊梁,终于面对儿子,弯下了。强光单独打在这位农民工父亲身上。因为儿子,这位一直坚强、从未屈服的老人终于“脊梁断裂形枯槁”,他的“西京梦”破碎了。这位父亲的脸上写满无尽的痛苦与失落。然而,蓦然间,“我大,我爷,我老爷……”秦腔黑头声昂扬楔入,歌声似有低回哽咽,但终究气血充盈,裂帛向天。罗天成突然抬起头来,再次站起,“这步棋谁都能走,但我这个家长不能逃”,整个心里挣扎的过程,让在场每位学生都深深地震撼。一位农民工父亲,一位中国传统家长,一位挺直着脊梁的寻梦人,国家一级演员李东桥老师用真挚的泪光,满脸的汗水,与最真实的表演,为我们展现得淋漓尽致。

追梦中,逐渐确定的价值观
  

  梦在跳荡、变换,人在寻觅、确立。

  舞台上始终在那的巨大的老唐槐树,罗天福始终不舍不弃的两颗老紫薇树,一直贯穿剧中,似乎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价值与精神。罗天福始终扮演的角色之一,还是一位守树人,就像那句写在宣传册上的话:“一颗千年老树与树的守望者在故事中守望着故事……”。父亲坚持着传统价值观念,不仅是守护树,更是守护一种思想。那一种根基,一种价值,在罗天福看来,是不可以动的。但这样一位父亲的儿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后,却迷失了自己。于是,罗天福与甲成之间,自卑的甲成与自强的甲秀之间,以罗家为代表的农民工与房东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农二代、富二代,坚持、迷茫、梦想、挫折、尊严、价值,这些不仅是社会的现实,也是在在校大学生面临的现实。

  很大程度上,这部剧对于大学生来说,教育意义重大。罗天福的诚恳、朴实、包容、坚忍,这些传统却永恒的精神恰恰是当代青年所欠缺的。而甲成的急功近利、忘记根本、过分自尊、浮躁浅薄的性格,倒是不少年轻人的“翻版”。

  国家一级编剧、首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陈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作这个剧本,是他面对当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一些现状,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转轨时期的社会生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思考。思考过后,他创作了罗天福这个最终打破苦闷,为冲破阶层不断努力、脚踏实地的人物形象,并且最终让剧中人物与在场观众看到了希望。他表示,在创作剧本时,确实考虑到了大学生这一观看群体,毕竟农民工的孩子走进城市,考上大学,横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段很长的路,一切才刚开始。

  剧中主角罗天福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东桥老师也站在了一个农民工父亲的角度,对科大所有的“孩子们”说,希望大家一边好好学习,一边不忘感恩父母,“你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父母的呵护,但要记得常常回过头看看。”

  同学们都反响强烈。外国语学院陈阳看完《西京故事》后,被深深地震撼了。来自陕西的她,首先被来自家乡的真正的“陕西梆子”打动了,甚至忍不住和旁边的老乡说起了陕西话。她说她每年都听秦腔,但这次却仿佛看到生活中一模一样的场景再现了,纯正的陕西的气质让她特别震撼。而陈彦所讲的“脚踏实地”,也让她深有感触。

  话剧谢幕时,所有演员都儒雅地向同学们鞠躬致意,虽无语言,但眼神的交流成了无声的语言,全体同学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校党委书记田银华也对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千里迢迢为科大学子送来如此丰富的精神食粮表示衷心感谢。“感人至深的,就是身边人、身边事。这个故事感人肺腑,教育了我,教育了老师,更是教育了莘莘学子,同学们要报答父母、报答社会,千万不可忘记了自己的父母。”他激动地说道。

  据悉,《西京故事》的上演,是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组织的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一,这部大型秦腔现代剧曾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十三届上海艺术节国际艺术大奖,从去年公演以来,已演出150余场。此次在湖南科技大学演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戏剧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陈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宫辉,以及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田银华,副校长冯涛、朱川曲出席。


更多有关"西京,农民工,秦腔,父亲,陕西"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湖南科技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湖南科技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