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科研标兵访谈之四]周启刚:让忙碌成为一种习惯

[科研标兵访谈之四]周启刚:让忙碌成为一种习惯

时间:01-19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科研标兵访谈之四】

周启刚:让忙碌成为一种习惯

□主持/统稿:王世华 特效/编辑:陈绍富

【编者按】

校报和校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讲述·教学名师》系列电视访谈节目推出以来,获得师生广泛好评。为充分发挥电视访谈报道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重庆工商大学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报道,自本期起,《讲述》栏目将陆续推出“科研标兵”系列访谈。我们期望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形式,让大家深入了解科研标兵的科学研究经历、理念、方法和思想等,并充分展示他们的风采。现将节目视频和文字予以发布,以飨读者。

[科研标兵访谈之四]周启刚:让忙碌成为一种习惯

点击网址立即观看节目

http://tv.ctbu.edu.cn/?action-viewnews-itemid-108

【文字版】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由校报和校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科研标兵访谈节目。在重庆工商大学首届科研标兵当中,有一位学者引人关注,因为他是1976年出生的年轻博士。他就是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院长周启刚。

周启刚,博士,副教授,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院长。

1

主持人:周博士,您好!

周启刚: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2006年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到重庆工商大学工作的。据说您时常会感叹博士读得非常辛苦。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有多辛苦?

周启刚:硕士和博士阶段,我所学的专业不一致,有一定跨度,加之中科院对博士的要求特别高,读起来自然不轻松。记得刚入学时,我就参与了“863”“973”项目研究,那真是辛苦。读博阶段,要么经常出野外考察,要么在办公室面对两三台计算机同时操作,即便回到寝室也还有两台计算机等着你回来。通常,一台计算机是应付不过来的。

主持人:整个博士期间都是这种工作状态吗?

周启刚:基本上都是如此,到后阶段还更辛苦——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其他时间都是这个状态。

主持人:据说您现在的作息时间安排几乎也保持了这种状态,这是不是对以前读博士期间的那种状态的延续呢?

周启刚:的确如此。读博士的时候形成了一种生活规律或者一种惯性,到现在都改不过来,因此我的作息时间有点“乱”——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办公室或者研究所里度过。兴趣爱好什么的,没有时间去安排。老实说,我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节假日和周末,我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我已经很多年没有陪妻子和孩子上街了,想起来很愧疚。

主持人:从2006年至今,这几年来您的作息时间都是这样安排的吗?

周启刚:不是,刚来的那半年例外。那半年基本上处于纯粹休整期。

主持人:是因为读博士太辛苦了,所以要休整半年?

周启刚:当时心态比较复杂。可能由于博士读得太辛苦,刚毕业的时候我竟然怀疑自己不适合做研究,然后就基本上处于懈怠状态。半年之后,才慢慢地调整过来。

主持人:按我的理解,其实在中科院经历了艰辛的历练,这养成和培养了您以后的研究态度、研究能力。当然,您谈到懈怠,这可能是每个研究者都难以避免的问题。现在有不少年轻的老师,他们可能也会出现懈怠现象,您认为该如何去看待这种现象?

周启刚:我认为懈怠是比较正常的,但要尽快去克服懈怠,懈怠期不能太长。就我而言,读博士期间和工作期间,这完全是两码事。读博士的时候,中科院要求很高,我们不得不逼自己埋头苦干;而进入高校之后,总体来讲学校的环境是比较宽松的,科研的压力不是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懈怠。再者,在读书的时候有导师指导,但毕业之后突然失去了这种依靠,有点找不到方向,于是就可能懈怠,这很正常。

2

主持人:2006年您来到我们学校,经历半年的懈怠期之后您又投入到了以前的研究领域中。到2007年,好像您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成立了“空间信息研究所”,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研究所的情况?

周启刚:这个研究所的成立非常偶然,是几个学生“逼”着我成立的。当时,有几名二、三年级的本科生在上完课之后觉得我讲的东西很有用,就找到我想跟着我深入学习。起初我不答应,后来他们用诚意和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打动了我,我就开始带着他们做一些研究。这是研究所的雏形。这个研究所拉动了一些项目,然后我们深感人手越来越不够,于是把人员规模进行了扩展。成员最多的时候,包括老师在内,有三四十人。

主持人: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个研究所并不是学校正规的研究所?它是在学生的“逼迫”之下,由您自发成立的?

周启刚:是的。

主持人:这个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

周启刚:是的,这是最核心的,因为所里面的主要成员都是学生。

主持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周启刚:刚开始是以本科生为主,发展到现在基本上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一半。

主持人:具体而言,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获得能力上的锻炼或者提升?

周启刚:研究所有三大核心领域。第一个领域是理论性的、基础性的研究,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子项目。第二个领域是预研究项目,比如对未来几年之内,乃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应用到的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技术进行预研究。第三个领域是服务地方迫切需要的一些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带着学生做,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技术得到了强化。

主持人:实际上您成立的这个非正式的,但却是固定的研究所,主要是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能力的进行培养。那么,这个所里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周启刚:目前,在这个研究所里面学习过的学生超过一百人。其中,能够顺利地、完整地按照我的计划完成学习的,有一半左右。

主持人:学习时间是几年?

周启刚:两年,从大二到大三。到了大四,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我的指导之下完成论文。这50多名学生的去向,有70%—80%是进一步深造——读研究生去了,另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就业。

主持人:能不能跟我们谈一下这大约80%的、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他们有什么优势,而另外选择就业的又有哪些优势呢?

周启刚:考上研究生的,很多受到了导师的器重。说通俗一点,他们能“文”能“武”。所谓能“文”,就是能够做基础的理论研究,能“武”就是能够承担或者主持某个具体项目。选择工作的同学,他们的理论基础、操作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深受用人单位喜欢。每年用人单位都是提前来预定所里的毕业生,否则他们没有机会。

主持人:实际上考研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积累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对吧?

周启刚:对。

主持人:这些成果是论文还是其他的形式?

周启刚:主要是论文。最近两三年,每一个同学在他们离开研究所之前,几乎都能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一篇论文。

主持人:本科生?

周启刚:本科生也是如此。而且,据期刊社反馈,他们觉得这些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能够达到普通研究生的研究水平,甚至极个别同学的水平还更优秀。

主持人:恩,那自然考研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周启刚:是的,非常有优势。他们不一定考高分,但一旦考上都是特别受导师关注的对象。

主持人:作为年轻老师,您的这个想法非常好,而且实践得非常好。我还想了解一些细节——由于您是长期习惯了忙碌而艰苦的科研生活,这批学生跟着您从事您这个领域的研究,他们是不是和您一样会有很艰苦的过程?

周启刚:如果你想比其它普通的同学更优秀,肯定要比人家多吃苦。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采取的是“精英教育”理念——第一年跟着学,第二年我手把手地教。自然,对他们的时间安排、任务完成情况等,我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我对人员的选择是高标准。一般到了大一结束,我就开始选人,被选中的则随时可能被淘汰,只有那些肯学、主动、能够坐得住、能够静下心的学生才可能被留下来。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两三天就想在老师这儿就学会一样东西,这个东西一定不值钱。思想和体系层面的东西,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慢慢侵染。此外,我还十分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研究所内部被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团队,有时是单个团队处理某些事情,有时则是跨团队共同处理。在所里坚持下来的、学得非常好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包括寒暑假。

主持人:也就说,您的作息时间就是他们的作息时间?

周启刚:是的。甚至,有时可能我在休息,但他们还在工作。

主持人:您会不会给他们一些补贴,或者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周启刚:我是这样考虑的,既然我采取的是“精英教育”模式,就要为他们成为精英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提供良好的平台,二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能够安安心心地在研究所学习,其它物质的东西就不必过多费心。比如他们生活费、发表论文的版面费、差旅费,甚至部分同学到了后阶段考研的经费,我都给他们考虑了。

主持人:从2007年至今,应该有几十上百名学生到这个平台学习和锻炼,您总共发了多少补贴?

周启刚:这么说吧,我的项目经费的60%—70%投入到了学生身上。

主持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您自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目的是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同时践行您的精英教育理念。实际上您是在做一项实验,自掏腰包做一项实验?

周启刚:大概如此吧。我是这么想的:第一,凭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难以完成那些科研项目,必须有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第二,既然学生参与到这个团队当中,我就有责任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并让他们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让他们出去之后有一技之长。

主持人:这个实验应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实验。您刚才谈到了大约有80%的学生考研,这个出路比较好,那么另外大约20%的学生,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

周启刚:没考研的学生,都是用人单位争着要的,甚至一些单位会以“事业编制”为条件前来吸引我们的本科毕业生。

主持人:据说有不少用人单位会提前向您预定毕业生,有这回事儿吧?

周启刚:这种情况每年都有,但每年毕业的学生都不多,选择就业的就更少。比如,去年全部学生都选择了考研,前年也是如此,明年该毕业的这批同学,也是全部选择考研。

主持人:您的这个精英教育理念以及实施方案,我觉得是非常可行的,也是非常好的,进入这个团队应该是非常幸运的。感谢您如此用心关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

周启刚:实际上,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大学老师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大学生人数多,其实里面的精英也不少,我们一定能够在本科生中优选一部分来进行精英教育。我认为,精英教育实践其实是举手之劳,只是教师稍微要辛苦一点。

主持人:从2007年到现在,您的这个精英教育平台培养了很多学生,但您也谈到您会淘汰掉很大一部分学生,那么这部分学生被淘汰的原因是水平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又或者是态度问题?

周启刚:现在的大学生都非常聪明,也非常能干,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是比较急功近利,想以最快的速度把一门知识学好,而大学教育是做不到的,况且很快能学会的东西它一定是不值钱的;二是比较浮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被淘汰的学生主要就是这两个原因,没有能力问题,更多的就是态度和心态问题。

主持人:再次感谢您的良苦用心!希望您的精英教育平台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3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谈一谈您的研究。这次科研标兵评选,您获得的是产学研科研标兵。我看了一下,您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3S”技术与土地利用,那么能否简单跟我们介绍一下“3S”是什么?

周启刚:“3S”是三个学科或者三门技术的结合。分别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主持人:您在“3S”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没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周启刚:有。比如我们做的重庆工商大学虚拟校园。这个虚拟校园一共有两套系统,一个是挂在网上的,全社会都能够使用;还有一套在学校校史馆,仅供参观者使用。这两套有区别,前者不能够精确定位,后者能够精确定位。

主持人:恩,有兴趣的师生可以去校史馆体验一下什么是精确定位。这个系统是不是还可以移植到移动终端上去,比如手机或者其他移动平台?

周启刚: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如果来得及,我们争取为2013级新生提供手机下载服务。当学生进入校园之后,在哪儿缴费、哪儿报道,找哪栋楼、哪个宿舍,手机系统将指引他怎么走。

主持人:这仅仅是对一个校园的设计应用?

周启刚:这是第一步吧,如果有可能以后再把这个平台往社会上推。

主持人:您的其他研究成果在运用方面还有哪些比较典型?

周启刚:还有就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沙坪坝区的、两江新区的,等等。用我们的技术服务地方的项目比较多。

主持人:我上次采访文传浩博士时,他多次提到您,对您这么年轻的博士有着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给与了积极评价。同时,他也提到了您对三峡库区的关注。和他一样,您在三峡库区这一领域应该是倾注了很多精力,而且有很多想法。那么,您能不能也谈一下对三峡库区的研究与重庆工商大学有何关系呢?

周启刚:对三峡库区的关注是受我的博士导师的影响,他一辈子都在研究三峡,我从中科院毕业之后关注的焦点自然也在三峡。目前三峡库区值得研究的问题仍比较多。去年国家在三峡库区的后续规划里面提出了“五大问题”,这“五大问题”,尤其是移民安稳致富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与我们学校的几个学科都密切相关,何况重庆工商大学就处在三峡库区,完全可以发挥地理优势进行充分而深入的研究。

主持人:结合您的学科,能否深入谈一谈该怎样围绕三峡库区去做一些深入研究?

周启刚:我们的研究瞄准这几个点:一是移民的安稳致富问题,二是土地利用问题,三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在三峡库区的移民中,大部分移民是“原地后靠”的。这部分人目前的生活状况与移民前有差异,特别是三峡的一些景点消失之后,再加上人地矛盾比较突出(比如,城市要发展、经济要发展,但库区要保护,他们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三峡库区的产业问题。产业该怎么布置?人口需不需要进行第二次生态移民?移民之后怎么能够让老百姓致富?这些都有待深入研究。其次,土地怎么利用才更合理?到底是建设用地多一些、耕地多一些、还是林地多一些?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既要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也要考虑地区的发展。再次,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涉及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植被覆盖、物种多样性、水土流失、居民点建设等。这些都值得重庆工商大学很多教师去进行研究,可以从经济、人口、土地、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主持人:这应该也是您当前或者未来着手要做的重点之一吧?

周启刚:这些需要广大的研究人员来研究,我研究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能够在某一点上深入进去就不错了。

主持人:您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好是三峡库区屏障带的土地利用风险问题?

周启刚:是的。

主持人:据说这个项目是您连续多年申报才成功的?可有经验与我们分享?

周启刚:对三峡库区屏障带问题的研究,我的关注是比较早的。以前关于三峡问题的研究,要么侧重于“大三峡”而不是三峡库区,要么侧重于三峡库区消落带。我在消落带之上划定了一个屏障带。在这个带上,凡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将直接威胁三峡。我从2007年开始针对屏障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直到2010年才申报下来,期间很多专家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我连续修改了几年之后终于申报成功。

主持人:实际上从2007年第一次申报到2010年申报成功,您的这个选题一直没有改变?

周启刚:选题一直没变,只是在不断完善,最终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主持人:可能很多人在申报国家级课题时也会面临您这样的情况。第一年失败了,第二年又失败了,第三年还失败了,估计很多人是坚持不到第三年的,您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启刚:我觉得只要你选的点有研究价值就需要坚持。起初可能有的专家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当你不断完善之后,他们是会认可的。

4

主持人:我们在对科研标兵访谈的过程当中,各位专家都表示科研团队建设十分重要,您对此有何看法?

周启刚:建立科研团队是必须的,团队才有竞争力。在我看来,不仅要有团队,还要有“团伙”才行。

主持人:“团伙”是什么意思?

周启刚:由多个科研团队组成一个科研“团伙”。现在国家提出协同创新,“团伙”就是各团队协同作战。这个“团伙”里面,不光有一所高校的团队,还应该更广泛一些,要积极吸纳一些社会资源。

主持人:就是把各个尖锐的团队组合起来,变成一个更尖锐更强大的一个团队?

周启刚:是的。这样会更有竞争力,在研究上更容易实现突破。你想,单个的团队下面是单个的人,而“团伙”下面是一个个团队。

主持人:不错的观点。您作为1976年出生的年轻博士,到目前不仅积累了很多的科研成果,而且获评了学校的科研标兵,从您的经历或者经验出发,能不能给我们广大的青年教师、青年博士提一些建议和意见?

周启刚:第一,科学研究是要坚持的。几天或者短短的一段时间就想出成果是不太可能的,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够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第二,要积极加入到团队中去,哪怕是和学生一起组成团队或者多名教师一起组成团队,因为思想的碰撞往往能够产生新的见解。第三,要敢于碰硬,就是要敢于在整个社会中、在学界中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和学界进行充分的交流,比如说有机会出去学习、交流或者参加国际会议,就要大胆地去。只有当你走出去之后,才会知道世界上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有多少,才知道他们是怎么研究的,哪些方面还比较薄弱,有没有空白的地方需要我们去补充,等等。交流越多就越会发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

主持人:谢谢您的建议,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也感谢您为学校的科研以及学生的培养做出的一些探索和努力,谢谢!


更多有关"主持人,您的,研究,学生,库区"的文章请点击进入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重庆工商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重庆工商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