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惠州日报】惠州学院专家回应心理问题:讳疾忌医易误事

【惠州日报】惠州学院专家回应心理问题:讳疾忌医易误事

时间:05-28 来源:惠州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上月的复旦投毒案,引发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担忧。明天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前很多大学生及家属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而往往也是这些误解和不重视,使得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惠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钟小川说,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心理问题都是好解决的,只要说出来,就是解决了。也有些人将心理疾病等同于精神疾病,且羞于就医。还有些人误以为,出现这些问题都是暂时的,自己可以扛过去。所以等到他们来就医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比较严重了。

案例1  给舍友立规矩,舍友不配合就发飙

小田是一名文科生,今年读大二了。进入大学校园,有了舍友以后,他便给舍友定下了几条规定。他说,自己的睡眠比较浅,很怕有声音有亮光。所以,要求舍友在他睡觉时必须关掉所有的灯,同时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如果哪个舍友不能遵守这些规定,他就会变得十分暴躁,同时出现语言的偏激和暴力行为。

据他的舍友介绍,有一次,他们晚上赶作业,开了个小台灯。小田上床睡觉后,感觉这些台灯很刺眼,睡不着,就冲下床拿起桌面上的刀子,威胁舍友赶紧关灯,否则就用刀子刺他们。舍友们非常害怕,只好关了灯赶紧睡觉。此后,舍友们感觉没办法再和小田同住一个宿舍,集体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小田搬离宿舍。

据小田说,他从不认为自己这样要求舍友有什么问题。因为他觉得自己要睡觉了,别人就必须尊重他,配合他。他说,一般他不会出现性格急躁等问题,而且和同学相处都很好。但他十分疑惑,为什么搬了宿舍,新舍友依旧对他不满。

钟小川:小田其实是有神经衰弱。同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会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在自身之外找原因,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外归因。出现心理外归因的学生,从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并且坚信自己的这种做法是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

钟小川说,像小田这样的学生,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不过,往往因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心理外归因的暗示,所以他们从不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出现这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会影响人际交往。像小田的这个例子,还伴随有情绪控制问题。而且,由于这种心理问题,别人的开导作用并不大,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克服。不过,小田在接受心理老师的开导后,已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与舍友相处改善了很多。

案例2 嗓子发炎后害怕吞咽,后来患上强迫症

阿强是大一男生。上大学初期,有一次因感冒引发了嗓子发炎,吞咽时喉咙会有刺痛感,所以在这期间,他非常害怕吃饭、喝水等。后来,嗓子发炎治好了,但是他依然很害怕吃饭、喝水和吞口水等吞咽动作。到最后,因为害怕吞咽,产生了焦虑。“最严重的时候,我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时。”阿强说,那个时候他和家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等阿强去向心理医生求医,已经是大半年之后了,而且出现了胃炎和胆汁反流的现象。钟小川说,阿强这种情况,是患了强迫症中的神经症。据了解,强迫症状一般包括:强迫观念,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等;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等。

阿强的这种情况,属比较严重的类型。他的强迫症不仅使得他产生了焦虑情绪,还影响了身体健康,应该到医院接受治疗,适当用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但是,阿强的家人对于神经症的理解有误区,害怕外人知道儿子接受精神病医生的治疗,所以一直阻拦儿子去医院接受药物治疗。

钟小川:像阿强父母这样,不重视自己孩子心理问题的父母有很多。由于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存在误区,他们认为这是精神病,不敢带孩子去看医生,怕被人取笑。正是这样的心理和认知,使得在心理疾病初发的时候,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最严重的案例是,学生都已经出现了自杀念头了,父母还不愿意带孩子看医生,接受药物治疗。”

数据显示 大一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高中生多一倍

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作为高校,应如何向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钟小川说,每学期都有上百位学生来中心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多发时间段为每学期初和学期末。新生入学时,高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每年通过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测试,筛选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大概有12%。而这个数据与普通高中的测试结果略有出入。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显示,约有5%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

在数据上显示的差距,主要是高考造成的。由于高中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高考。所以,很容易在这种单纯目标下,隐藏了自己的某些性格和想法,使得一些心理问题没有显现出来。其次,是生活模式的变化。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上大学后,和舍友的接触时间增多,该如何相处就成了问题。另外,学习模式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由原来安排有序、被动的学习模式,到大学拥有很多可以自主安排的时间和主动学习的模式,很多学生会感觉不适应。“所以,并不是说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少,只是他们没有得到机会暴露出来。”钟小川说。

钟小川说,在大学不同阶段,集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一样。在大一新生阶段,容易出现入学难适应问题;在大三的时候,容易有就业问题、职业生涯选择问题;而到了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容易出现就业压力和焦虑感。“不过,这些都很难区分,有的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钟小川说,像自我意识和人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经济压力、恋爱和性问题以及情绪控制等,是每一个阶段的大学生都会出现的。

据悉,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惠州学院在低年级开设了一门必修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还要求每个班级至少配备一名女心理委员和一名男心理委员,关注班级同学的情况,并为有需要的同学开导。学校的学生会设有心理健康发展部,还有一个名为心理健康促进会的学生团体,这两个学生组织定期为全校学生举办相关活动。

【惠州日报】惠州学院专家回应心理问题:讳疾忌医易误事

本组文/图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张若虹

来源:2013年5月24日惠州日报B2版

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30524/B2/


更多有关"舍友,心理问题,自己的,心理健康,学生"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惠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惠州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