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夯实兴校之本 拓展强校之源——“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系列专题之三

夯实兴校之本 拓展强校之源——“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系列专题之三

时间:08-17 来源:常州工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乃兴校之本、强校之源。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升本以来,常州工学院创建科研平台、拓展学术空间,秉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理念,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科研水平和实力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同时,学校着力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在服务地方中寻求新的支持,在贡献地方中寻求新的发展,社会服务不断向纵深推进。
特别是近5年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重科研、奖创新”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措施,激发了全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潜心钻研搞创新,合力搏击出成果,使科研工作年年有突破、上台阶,形成了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科研工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构建创新平台,提供科技环境  常州工学院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然生长到主动建设、不断成长的循序渐进过程,特别是2009年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大会召开以来,学校逐年加大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推动力度,重点建设了一批学术积淀较为深厚、研究优势与特色较为突出的学科,初步形成了省、校两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的框架,使常州工学院学科整体实力与水平大幅提高。目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2个:机械工程、软件工程;二级学科6个: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机与电器、企业管理、结构工程、设计艺术;校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材料加工工程、国际贸易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应用化学、翻译学、学前教育;校级重点建设培育学科(二级学科)1个:中国古代文学。通过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研究方向,不断壮大学科队伍,使科学研究实力不断增强,发挥了重点学科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的全面提升。对此,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软件工程学科带头人庄燕滨教授感慨颇深:“通过建设重点学科,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升和团队的凝聚力,更有效地增强了服务地方的能力,最终内化成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
5年来,常州工学院学科基地等平台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各二级学院(部)越来越重视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常州工学院拥有省级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2个:江苏省高校数字化电化学加工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江苏省宝马电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展览展示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重型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常州市重点实验室6个:常州市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常州市软件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州市数字艺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实验室、常州市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研究实验室;与企业共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常州市汽车座椅工程中心、常州市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重型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展览展示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光伏组件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常州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此外,学校还创建了集研发、生产、学生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孵化基地——常州工学院科技产业园。
同时,常州工学院还建有常州研究中心、翻译研究所、瞿秋白研究中心、高晓声研究中心、中小企业研究院等人文社科研究机构。近年来,这些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也频频发力,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常州工学院科研综合能力做出了特殊贡献。今年,常州研究中心承担了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软件工程重点项目“常州地名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常州历史地名大辞典》编撰工作,这部《大辞典》的编撰,在全国范围内属首例。研究中心主任、常州工学院原校长马树杉教授充满着人文情怀,他表示,项目完成后将作为常州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对常州历史文化宣传、普及起到重要作用,籍此编撰工作,也将会大大提高以学校教师作为主体的常州研究中心整体科研能力。
建设科研队伍,提高科研实力  5年来,学校坚持“内培外引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学科队伍不断充实。通过多种培育和扶持手段,壮大科研队伍,充实科研后备力量,为承揽各级各类项目奠定人力基础。近年来,常州工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常州工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300人(其中教授66人,副教授21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近4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由“十一五”期初的31%提高到目前的46.5%;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的比例由期初的33%提高到53%;35岁以下教师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3.6%,高学位、高职称比例均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年龄结构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学校现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24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7人,常州市“831人才工程”16人。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已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梯队。
学科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引发了相应的“名师效应”,也促进了常州工学院开展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工作。目前。常州工学院先后与中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现有50名教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已累计招收200名硕士研究生,先后有110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这为常州工学院今后独立申办硕士点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积累了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经验。
校长李文虎作为土木工程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一直在科研一线奋战,倾力关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学术方向发展,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该学科接连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住建部科技项目6项,科研发展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今年是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一年,40多人争相报名,他们中有多人来自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单位,对有关专业和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有所了解、慕名已久,“抱团”前来,渴望再“充电”。
5年来,常州工学院科研实力不断提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共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近9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突破亿元;申报并获得公开的发明专利150件。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件;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300项;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被EI、SCI、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达400余篇。 
完善科研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有效的制度更能够有效地推动工作。2009年以来,常州工学院不断推出和完善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先后出台《常州工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条例》等10项关于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条例,设立校内科研基金,实行科研考核积分办法,实施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常州工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常州工学院2009年颁布实施的十项科研政策曾发挥相当的作用,但随着科研形势的发展,有些政策条款需要完善,更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条款。在常州工学院201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上,科研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处处长代国忠重点对常州工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制度修订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他提请会议讨论的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制度共计15项,其中修订的科研政策10项,新拟定科研政策5项。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建生教授在接受《常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详细展示了他近年主持和参与的3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之一——“用于扩大主动磁悬浮系统稳定域的数字化非线性功率放大的研究”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项目进展、各阶段经费计划、实际报销数额、签字报销人、经费结余情况等,都一一在册,井井有条。该项目2011年开始公开申报,经过“国家网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审定两个环节,最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申请到国家资助经费56万元,加上学校配套,共计96万元。项目为期4年,经费使用包括测试人员培训费、接待费、技术研发费等。经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比例分4年拨到学校,委托校方管理,学校单立一本账簿登记,课题组凭相应票据到学校报销。票据报销环节很严格,需要报销人(经手人)、证明人、批准人签字。张教授对学校现行的经费管理办法表示满意。他说,学校对于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有章可循。其中,分类管理的办法很有效,即在项目申报时就分出材料费、旅差费、加工费、出版费、会务费等项目,按合同计划分类报支,避免了最终验收结算时需要“调账”的情况。
近年来,常州工学院特别注重尽早启动项目申报,并加强过程管理,项目申报后积极地找相关专家评审,发现问题再把意见反馈给项目申报者,项目申报者再根据专家意见反复修改,使项目申报出质量、达要求。这样的“一条龙”服务使常州工学院科研成果每一年较上一年都有新突破。
  抢抓发展机遇,再创科研辉煌 从2009年开始,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以艺术学为主体学科设立了创意学院,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体学科设立了软件学院,同时联合校内其他支撑学科,整合市、区政府以及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创新力量,建立政、产、学、研、用互动体制,突破专业、行业及国界的限制,采用“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所协同”“国际协同”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和构建了以“意工厂”为品牌的融政产学研用资介七大要素为一体的合作平台。“意工厂”平台中艺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每年培养输送全日制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超过1000人,相关专业学生共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300多项,其中省市级以上奖项200多项。平台中包括中韩游戏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常州市创意人才培训中心、常州市手机游戏人才培训中心在内的几大人才培训机构,每年培训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超过2000人。“意工厂”平台目前聚集国内外创意企业、研发中心50多家,吸纳海内外文化创意人才500余名,形成10多个主题鲜明、分工明确的项目团队。平台利用政府的孵化机制,有效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3个,还相继在日本、美国、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服务中心。“意工厂”平台与江苏省商务厅、常州市人民政府、常州创意产业基地等共建“CNITO”江苏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是第一批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被国家文化部、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确定为“中韩游戏人才培训基地”。
2012年8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在常州市人民政府的主导下,学校全面总结前期“意工厂”平台的实践经验,协同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管委会、河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政府部门、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企业,正式组建成立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经过近一年多的培育,已初具规模,协同各方开展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交流访问等合作,2013年5月18日成功举办了“融会贯通,协同创新”为主题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峰会,2013年11月15日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海峡两岸科技与人文教育暨产学合作研讨会,共同完成一些重大课题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组建和培育了艺术与科技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数字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产业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企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绿色建筑文化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电气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光电显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七家校内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运转良好,基本实现了中心培育组建阶段性目标。
副校长张红2012年甫一到任,就将工作重心放在“协同创新”上,在协同创新总体架构和实施期间,她都亲力亲为、深有感悟。通过对学校科研现状的详尽分析和对国家、省教育部门政策的深入解读,她坦言,“协同创新,对常州工学院而言,有着较好的工作基础,这也是常州工学院下一步科研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

(校报 供稿 新闻中心编辑)

更多有关"常州,工学院,常州市,科研,协同"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常州工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常州工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常州工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