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系列专题之四

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系列专题之四

时间:03-23 来源:常州工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学生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5年,常州工学院始终深入贯彻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把“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坚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实际,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常州工学院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育人为本 管理有序 5年来,常州工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工作理念,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合力和良好氛围,学生工作的制度设计和工作过程,无不渗透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引导激励学生的宗旨。
从2009年5月开始,常州工学院建立了学生评议员制度,每学期一次,学生评议员代表以主人翁的身份与校领导“面对面”,畅所欲言,提出各项建议和意见,校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把学校在教学、科研、学工、安保和学生社团等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通报。学生议校制度实施以来,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进了教学、管理及后勤等诸多环节的不足,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学生议校制度为常州工学院学生打造了一个民主交流的平台、一个及时反馈信息的平台、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
奖学金制度也渗透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近几年,凡是由国家计划招生入学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在常州工学院连续学习满一年以上并具备相关条件者,都可以申请评发各类奖学金。学校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学有专长,设立了多项奖学金,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材。仅2013年,全年3554人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500余万元,人均获奖1400元。奖学金覆盖面大、奖金额度较高,通过申请和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学金。
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免”的学生资助帮扶体系。也以2013年为例,全年共1909人获得国家助学金572.7万元,人均3000元,确保了没有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为了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学校自2011年开始推出“爱心午餐”,在个人申请和二级学院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认真、生活贫困的学生,向他们发放校园爱心卡,凭此爱心卡,学生每天可到指定食堂享受价值7元的免费爱心午餐。
细微之处见真情。学校用这些看似“普普通通”实则“实实惠惠”的“微行动”,无微不至地关怀和帮助着每一个常工学子,生动地诠释着“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
立德树人 与梦同行 菁菁校园,恋恋常工。一直以来,常州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5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如“身边榜样,前行力量”、“时间管理”、“追逐梦想争朝夕,书写人生成英才”……,以榜样作用、梦想的力量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发端于2011年的“身边榜样,前行力量”主题教育活动,选取常州工学院2007届毕业生、“校友之星”、“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天然作为学习榜样。张天然毕业后在徐州市铜山县单集镇洪楼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期间带领村民创业致富,摆脱贫困。因出色的表现,她入选了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候选人,事迹登上《光明日报》,被誉为“大学生村官中的传奇人物”。学校希望用“明星”的力量、成功者的事迹,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奋斗的参照系。在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学校举办了感动常工人物与事件评选、我与天然学姐共成长主题教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感召力的活动,收到了极好的反响。2012年,常州工学院荣获全省高校“身边榜样,前行力量”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一等奖,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汤正华在江苏省2011年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做典范发言中表示,常州工学院会一如既往地把“身边榜样 前行力量”这项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精品活动办下去。
2012年,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时间管理——让时间为我们的成长插上翅膀”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紧紧围绕“惜光阴,读好书”主题,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搭建活动平台,指导学生践行“时间管理”;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学生互参互学同进步等具体措施,开展了很多参与性强、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活动。系列“时间管理”活动在校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在开展“身边榜样,前行力量”和“时间管理”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常州工学院以“追逐梦想争朝夕,书写人生成英才”为主题开展系列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以“我的中国梦”为核心,分为校园寻梦、青春追梦、逐梦千里、释梦前行4个单元12项活动。 “与博士面对面”、“常工达人秀”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在梦想的陪伴和榜样的指引下坚定前行。据统计,主题活动期间,全校4个年级近1万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300余人次获各类奖项。常州电视台和江苏教育网作了专题报道,反响颇好。
教育是爱的事业,常州工学院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充分发挥出教育引导、疏导转变、调节激励、培养塑造的职能,并最终以爱的教育引导的正能量,服务学生的现实发展、持续发展和未来发展,让学生懂得用爱回馈社会。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这些重大活动的现场都可以看见常州工学院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常州工学院坚持志愿者工作“依托专业树品牌”的思路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原则,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热情、周到、认真、细致”的服务理念,参与到各类在常举办的国际国内赛事、立足社会弱势群体开展的志愿者服务项目等一系列活动中,展现着常州工学院学生热力无限的青春风采,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志愿者工作树立了榜样,让常州工学院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在爱的教育激励下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能做出贡献的人才。
学风熏染 全面引领 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的中心、重点和龙头,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5年来,常州工学院实施并强化“五抓五提高”的学风建设工程,完善和推进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以优良的学风氛围引领和带动学生良性全面的发展。
近年来,在常州工学院优良的学风熏染中,考研成风,构筑梦想立志继续学业的学子众多。2013年,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58人确定被东南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大学、河海大学等各大高校录取,占全院毕业生人数的23.5%,这只是常州工学院众多学风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学校还积极开展优良学风班创建、评奖评优、大学生优秀事迹报告会、优秀校友成才报告会等多种活动,以学风建设调研为切入点,开展学习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建立和完善学风评价观测点,积极推广二级学院、班级的学风建设和考研经验,把学风建设作为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核的重要标准和依据。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学生主动把心思花到课堂上来,并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
在积极推进学风建设的同时,常州工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用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用社团这个舞台展示学生风采。目前,常州工学院共建成88个学生社团,分属19个教学单位和行政部门指导。社团活动活跃,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得100余项奖项,新绿文学社入选首届全国大学生百强人文社团,阳湖剧社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百佳学生社团”,大学生通讯社2013年作为唯一学生社团在江苏省高校校报通讯上刊登经验介绍。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常工学子,曾任大学生通讯社秘书长包敬榕,以江苏省第2名的成绩荣获“广州亚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的称号。2010年《光明日报》也曾对常州工学院丰富多彩的社团工作进行过报道,充分肯定了常州工学院以社团辅助育人工作的做法。
常州工学院的第二课堂还体现在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每年组建百余支小分队,内容涉及文化传播、考察调研、支教服务等,每年参与实践人数达7500余人。
当然,常州工学院学生工作离不开学工队伍的建设。近几年,常州工学院不断充实学工队伍,使辅导员队伍保持了稳定;同时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展示平台,引领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比如,建立社区工作例会制度,要求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每月公布辅导员进公寓的情况,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建立学生社区表现档案,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与学生品鉴、推优入党、奖学金评定等挂钩,提高学生德育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卫生、温馨的家。
5年来,全校教职工共同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氛围,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和机制,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走出了一条具有常工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正如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汤正华总结的:近年来,常州工学院学生工作做到了“稳中有进”,思想教育有特色,日常管理有成效,学风状况有改善,健康教育有保障,团学工作有成就,队伍建设有提升。
当年,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诚如斯言,在如今的常工院,“大树下,语林旁,年轻人读书的好地方……”,校歌悠扬,弦柱不断,学校正以“润物细无声”之势,用心、用情、用智慧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和支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校报王超 冯平平供稿 新闻中心编辑)

更多有关"学生,常州,工学院,学风,育人"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常州工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常州工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常州工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