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扎根基层教育事业的优秀校友“特岗教师”篇(七)

扎根基层教育事业的优秀校友“特岗教师”篇(七)

时间:02-09 来源:皖西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在“特岗”的道路上越行越长

——记特岗教师沈王涛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沈王涛一直将“中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说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相信在“特岗”的路上,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扎根基层教育事业的优秀校友“特岗教师”篇(七)

领导: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沈王涛,这个“80后”小伙子,自2009年从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之后,就成功通过了特岗教师的招聘考试。带着自己金色的梦想,沈王涛来到了边远的农村学校——寿县刘岗镇三义初级中学。四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沈王涛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在育人的讲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一代年轻教师的风采。

这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特岗教师,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有着如火的热情和一颗渴望大展宏图的心,他将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去。然而,与已经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相比,他却缺少站在三尺讲台上的经历。但沈王涛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了可以更快地接手学校的教学工作,沈王涛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教学知识,熟悉学校的日常工作。周末,其他同事都离校回家和家人团聚,只有沈王涛一个人还聚精会神地坐在办公室,做教案、批改作业。有的学生家长看见沈老师太辛苦,从家里烧了热腾腾的饭菜送过来。可是沈王涛一旦投入工作,就什么都不顾了,午饭冷了,可是沈王涛还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学校领导摸了摸放在桌子上的饭盒,心疼地说:“小沈,努力工作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休息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弄垮了身子怎么办啊?”每次,沈王涛总是说:“我年轻呢,苦点、累点,没事。我只是想多付出些,让学生可以多学些东西。”

除了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沈王涛也把在母校学到的知识能力用到实际教学中。当谈到自己的母校时,沈王涛一边回想,一边说:“虽然毕业已经四年了,但我忘不了彭霞老师在大学期间给我的教诲。从彭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应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沈王涛还告诉我们,现在他和母校的老师也经常联系,如果在教学方面有不懂的问题,他也会向以前的老师请教。在不断努力下,沈王涛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以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同事:永不停下思考的步伐

沈王涛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开放式教学的方法,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生活中也处处是课堂。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注意利用音像资料和互联网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以从广度上提升学生的视野。他把理论知识和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把智育和德育完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利用学到的东西指导自己的生活。

沈王涛在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时,也一直不忘和其他同事研究业务,相互学习,共同致力于提高教学水平。同事小陈说:“沈老师的教学方式很适合现在的孩子。时代在改变,如果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一个劲地灌输,不顾学生的反馈,那么学习效率一定不高。沈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沈王涛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他第二年担任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他带的班级有13个同学的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这样出色的成绩让全校师生拍手叫好,学生家长也纷纷表示感谢。对沈王涛而言,这是最好的收获。

学生:我们都喜欢沈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学生,感到和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与悲哀,了解学生的心灵。”沈王涛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课堂上,沈王涛给予学生谆谆教诲,在生活中,沈王涛则像哥哥一样,给予学生许多关怀。他像朋友一样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关心学生的生活。热爱学生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对教诲过的每一个学生他都投注了深深的感情。

有些同学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中午也就待在学校。沈王涛知道了,便利用这段时间给同学们“开小灶”,让他们做英语习题,再一题一题讲给他们听。沈王涛班上的一个学生说:“沈老师人特别好,如果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会帮我们及时解决。所以,以后我也要像沈老师一样,回到家乡做一名老师。”孩子充满童真的脸上闪现坚定的目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沈王涛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如果有学生不认真学习,或者感到对未来困惑,沈王涛都会像朋友一样走到学生的身边和他们讨论,引导他们拥有自己的理想。有学生跑到沈王涛面前认真地对他说:“沈老师,听你的课和与你一起交流让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不同。”

人们常说,中学生是一块正待雕琢的璞玉,遇上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就会成器成宝。但只有那些用心去雕琢的人才可能领会到其中的乐趣。沈王涛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明白教育的伟大意义和自己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他常常告诫自己:“教师的每一点疏漏都会带来学生一生的知识或人格的缺失。”也这是这句话时刻鞭策着沈王涛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文图/学生记者 沈方欣)


更多有关"学生,老师,自己的,教师,学习"的文章请点击进入皖西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皖西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皖西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