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应届毕业生寻访】陈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应届毕业生寻访】陈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时间:04-05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应届毕业生寻访

陈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特约记者 屈梦琼 指导教师 王世华

【应届毕业生寻访】陈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哈尔滨银行是近年来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家新兴股份制银行。据中国《银行家》杂

志2011年统计,哈尔滨银行在全国资产规模1000亿元的商行中,竞争力排名第四位。进入这样一家名声显赫的企业,是不少学子心中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2009级应届毕业生陈浩看来并不遥远。

  虽然陈浩是非金融专业的学生,但是他在2012年却收到了两家大型银行抛出的橄榄枝,一是哈尔滨银行,二是兴业银行。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陈浩为何会如此“抢手”,他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呢?

  

  记者:陈浩你好!你同时被哈尔滨银行和兴业银行录取,你面试的诀窍是什么?

  陈浩:谦虚谨慎,仪表大方,最主要的还是口才吧,要谈吐自如,临阵不慌,并且要自信,要充满热情。同时,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它可以辅助表达,让自己看上去更自然,也可以缓解紧张。我觉得我这些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

  记者:你面试时发挥不错,这当中难道就没有困难吗?

  陈浩:参加银行面试时,人山人海,竞争特别大,在终极面试的时候,剩下的都是实力特别强的毕业生,那时我就有些心虚和紧张。当时有西南政法大学的24个研究生,四川外语学院的10个研究生以及西南大学和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像我这样的本科生很少,在学历上处于弱势。另外,当时兴业银行相关人士说他们不收法学专业的学生,让我很受打击,但我通过争取,最后还是说服了面试官,让他们同意我参加面试。

  记者: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可能还不适应紧张的职场生活,你将如何去面对压力?

  陈浩: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遭受一些挫折,但受挫并不代表失败,而是不可多得的经历和经验,我一点都不怕工作中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觉得首先是要端正态度,积极面对,保持良好心态;其次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解压,如听音乐、做运动等,适当放松后再投入到工作中去。

  记者:看来你的心态很好,而且我感觉你对你的发展一直有着明确的目标或者规划,是这样么?

  陈浩:嗯!我觉得既然到了大学就应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我就是明确了自己该学习时就学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早作打算,然后就去找与专业相关的兼职进行锻炼,夯实基础。简单地说,也就是学习与实践两不误。

  记者:你大学四年都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陈浩:大学期间我担任过院学生会副主席兼义工志愿者协会会长,在学生组织中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做了一些兼职,比如曾在咨询公司担任调研员,也当过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市场调查员。另外,我还参加了大渡口人桥镇互助村“三下乡”活动,暑期也在南岸法院带薪实习过,丰富的阅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累积了社会经验。

  记者:你参加这么多社会实践活动会不会影响学习,你认为学习和实践两者哪个更重要?

  陈浩:我认为两者都很重要,并不冲突。我们来学校的首要目的是学习,所以专业知识一定不能落下。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须经历,因为这有助于你提前为自己在心理和能力上做好准备。

  记者:谢谢你接受采访。最后,结合自身经历,请你为学弟学妹们给一点建议!

陈浩:首先是要刻苦努力,踏实进取。其次,有句谚语说得好:“鸡蛋不要总放在一个篮子里”,作为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多为自己做打算,遇事多考虑,并提前做好准备。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更多有关"记者,学习,银行,哈尔滨,我觉得"的文章请点击进入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重庆工商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重庆工商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