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毕业生感悟----灰红黄绿,成长的印迹

毕业生感悟----灰红黄绿,成长的印迹

时间:07-22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个人简介

王畅,生技08-1班学生。思想积极进步,201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品学兼优,两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和学习优秀奖学金,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及志愿活动,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团支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获班级同学好评。现保送至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就读林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感悟----灰红黄绿,成长的印迹

灰红黄绿—成长的印迹

大学四年时光匆匆而逝,回顾起这四年的朝朝暮暮,有太多太多感悟。

不得不说,相比大一入学时的我,在这四年中,我成长了很多,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今天能获得“优秀毕业生”这个荣誉的人能使我。

大一的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担忧。社会上历来对北京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质疑,这使我在入学之初就极度缺乏自信。那时的我很少和同学说话,也不爱表现自己,对于种种活动,也由于缺乏自信能躲则躲。拼命的学习,成绩却总不能使自己满意。有一段时间仿佛被厚厚的积云压抑着,生物仿佛不如自己当初选择它时那么有趣,对前途很是迷茫。这就是我难熬的大一生活,如果用一个颜色来形容,那一定是灰色的。

转折点来自大一的暑假。其实,大一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大二的分班,大一的课程考试全部结束了,心里的压力也就烟消云散了。暑假中,我参加了6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方队的训练。训练是在七、八月份进行的,经过了酷暑的考验,经过了多次的夜间集结合练,不知怎地便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国庆以及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激动之中,那段时间我做任何事情都很有干劲,也就是在这件事的激励下,我上交了入党申请书。

大二了,我没能如愿进入生科班。现在看来,虽然生科班的课程是我更期望的,但生技班的氛围对我性格的影响确实更大的。生技班里,学习压力一下子少了一半。这一年,通过动物学的课程和实习,我对生物有了更多的兴趣;这一年,我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参与各种活动;这一年,我通过的党校初、高级班的学习,成为一名积极分子;这一年,我开始尝试班干部,从课代表到宣传委员;这一年,我收获了大学里第一个“三好学生”和平生第一份奖学金……这一年,我在红色中度过。

大三,是大二的延续。在班级中我更加活跃,第一次组织了班级活动。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个认真的人,之前之所以没有担任任何职务,是没有把握把它做好,而一旦我决定要做,就一定会尽全力去做。我的工作成绩很快就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在大三的推优中,我被推荐到党支部,很快就被支部接收为预备党员。越来越多的工作反而促进了我更合理的利用时间,而且我还旁听了感兴趣的生科课程。通过努力,我的综合成绩达到了专业第7。可以说这是我大学生活的黄金时段。

大四了,到了决定自己前途的时候。思来想去,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本着从实际出发的想法,我决定保送校内的林学方向。这引起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不解,包括我未来的导师也觉得奇怪。然而,通过三年的学习,我认识到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等理论令我理解起来十分吃力,而这三年中我所能全身心融入其中去“享受”的课程却是动物学、生态学、动物学实习、生态学实习这些比较宏观的课程和野外实习。喜爱自然、热爱绿色是我的本性,条件艰苦不是问题,关键是自己要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要对它有兴趣。其实,动物学是我的首选,然而父母的极力反对也是不可抗拒的。退而求其次,我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保送到林学院。抉择的过程是漫长的、充满着矛盾的,一旦决定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这一年,我的思想更加成熟,我更加融入了北林的文化,由内而外的渗透着绿色。

回顾这四年的点点滴滴,真是一部漫长的画卷。翻看着大学里的张张照片,回忆起四年中的点点滴滴,真的越发留恋。虽将告别生物学习,但对生物的热爱却已深深刻在心中。看到植物总想认一认,见到动物总要观察一会儿已成为每个走出这里的人的习惯了。四年中我在思想上和工作能力上完成了化茧成蝶的飞跃,同时还深深的积累了一段铭记终生的生物情结。

感谢母校和生物学院对我的培养!祝母校和生物院生日快乐!(Asjj)


更多有关"这一年,动物学,生物,课程,学习"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北京林业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