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旅程从不孤单——“姚基金”志愿者支教侧记
编者按:2013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赛区,共约70所学校参与。鉴于近期遭遇极端天气,为确保参与本次“2013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决定取消此次西部赛区集训及联赛。东部赛区活动将于8月10日—15日在安徽省皖西学院举办。2013年5月—6月由皖西学院招募并培训的40多名支教志愿者,前往36所小学支教。
五月的天空很蓝,五月的星空璀璨,五月,说来便是追梦的季节。今年的五月,有这样一群从皖西学院奔赴大江南北的青年,怀揣着一颗简单的热爱篮球的心,怀揣着对志愿者事业赤诚的喜爱与期待,随着列车的缓缓发动,随着窗外的后退风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达了不同的目的地,体验了以前从未体验过的生活。两个月后,他们走过了不同的地方,却收获了相似的感动:无论是去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呼和浩特的他,还是到了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的北京的他,或是在祖国的其他角落散播梦想的他们,当已然踏在了故乡的土地上静静等待东部赛区的比赛开场时,想念的,还是和孩子们一起练球时欢乐的日子;回忆的,还是孩子们那双渴望知识渴望梦想的眼睛;期待的,也还是八月份来到六安的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或许曾经踏在列车上蓄势待发的他们想过很多会在支教时遇到的事情,然而归来之后他们明白了,这段志愿者生活于他们而言,拥有过,才知道个中滋味是多么纯粹。于是,他们将“姚明”与“篮球”带来的希望带给了孩子们,也让自己走了一段成长与磨练的心路。

当篮球梦想照进现实
铁人王进喜曾说过:“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以志愿者们以前衣食无忧的生活去体味这句话,隐约显得有些许苍白无力,但是当他们的脚步踏进了支教的学校却发现这句话原来说的那么实在。“学校不是太大,有一到六年级,只有三百多人。学校有一个煤渣跑道,两个水泥地篮球场,虽然不很平整,但也不错了。”这是陈春雷和何刚同学对金寨南溪希望小学的直观印象。相比较陈春雷和何刚的相伴而行,只身一人来到青海国寺营学校的黄越同学就显得艰苦了许多。他这样说到:“当我第一眼看到他们的篮球场,我就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工作会十分的困难。”接下来的描述给笔者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震撼,“土质的篮球场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当然,根本就没有场地线,只是孤零零的篮球架和一片黄土地,而且篮球架也已经破烂不堪,于是我只能拿着工具,在老师的帮助下,艰难的画出一块篮球场,但是这样的球场,只要小小的一场雨,所有的努力都会荡然无存,就在我画好线的第二天,大雨来了,看着篮球场上的线迅速的消失,看着篮球场一片泥泞,我只能祈求上天,别的真的什么都做不了。”在老师的帮助下,球场的问题虽然算是得到了解决,可是这广袤的蓝天白云下简陋的球场和设备带给黄越的触动真的很大。这种生平从未有过的感觉,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小黑河小学支教归来的李中立同学也深有同感。到了呼和浩特,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没有大口吃烤全羊大碗喝马奶酒的内蒙古汉子,有的只是眼前陈旧的教室,简陋的厕所,高低起伏的球场,心中又怎么会没有心酸呢?这是这些孩子们每日每夜成长生活的地方啊!“也就从那天起,我明白了此次支教的意义和我肩上背负的责任。”李中立如是说。
将现实残酷的焦点转向广东,却并未从凡尧同学的口中听到有些许的好转。凡尧的支教地点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南陂村南陂小学。广东的夏天就是一个字“热”,有太阳的时候炙热,阴天下雨的时候闷热。这让最初适应不了气候的凡尧吃了不少苦头。每次训练时,凡尧看着操场上投入练球的学生们总是一阵心酸,这群才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被毒辣的日头晒得满脸通红,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紧紧黏在身上,那滋味可想而知。让凡尧心酸的还不止这些,因为条件有限,训练的时候孩子们渴了就直接去喝学校的自来水。下午四点多开始训练,正是烈日当空,地表温度都是40度以上的,更何况是晒了一下午的自来水。在得不到校长帮助后,凡尧将目光转向了“六一”来学校做活动的宝马童悦之家,向他们提出了小小请求,很快宝马童悦之家就将运动水壶邮寄过来了。孩子们饮水问题基本上是解决了,凡尧由衷的感到开心。

从志愿者同学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地区条件很是艰苦,志愿者的篮球训练工作开展的也相当辛苦,而有些地区的学校条件则相对较好。
“学校不大,四个篮球架、六个乒乓球台、一个羽毛球场地,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和艰苦。简单的转了转,四周都是树林,绿荫荫的很有生机和希望。也很安静,我很喜欢。”09级法学专业的李旭同学就近在裕安区平安希望小学完成自己的支教梦想,因此少了些许想象中的艰难,却带给了李旭些许自己小时候的校园记忆。李旭是孩子们口中的“超级奶爸”,这样相对完善的硬件设备让李旭有更多的充足时间去和孩子们沟通和交流,李旭热爱着自己支教的学校的同时,他也说,自己很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同样有这种感受的还有刘继坤同学,他有幸去了北京汇蕾学校支教,拜访了古都的繁华,体验了千年以来文化的沉淀,同时却也看到了训练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然而,大城市的设备虽然完善,却真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些孩子大都是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成长环境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身体素质很不理想,因此训练难度很大。”篮球是一项众所周知的对抗性运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刘继坤同学为孩子们制定了翔实的身体素质训练计划。基本功的训练枯燥且乏味,为了避免孩子们会厌倦,他也想到了很多创新的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没想到这种游戏运动的快乐很快就感染了许多学生,那些平时不运动的孩子也从最初的观摩被吸引到训练中来了,后来我们的训练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参加到队伍之中一起进行篮球训练,我坚信这就是篮球魅力的影响所致!”生命不止,篮球不熄。喜欢的运动永远有它独特的魅力。

于是,当篮球梦想照进现实,或许没有想象之中那般完美与简单;当篮球梦想照进现实,发现帮孩子们实现篮球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篮球梦想照进现实,发现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心血与努力。然而即使是这样,篮球梦想依然在每个志愿者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直到绽放成孩子们脸颊上的笑靥。没错,篮球梦想如果是一朵花,那必然是向日葵,是向着太阳的,追梦的花朵。
为梦想努力的花儿值得灌溉
奶茶刘若英曾唱过一首名叫《最好的未来》的歌,歌里这样写道:“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这就是最好的未来。”如歌词描绘的那样,给支教的志愿者们触动最大的,莫过于孩子们了。孩子们澄澈的眼睛,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灵,都是志愿者们在每一所可爱的学校里快乐的源泉。“你可以侮辱飞哥的技术,但是不能侮辱我的肌肉。”这是陈春雷从小队员许若飞那里学来的一句话,他说起这句话时,笑得很开心。我们也从和他一样的志愿者的口中,听到了很多关于孩子的,关于篮球的温暖的故事。
姚明曾说过:“我希望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是一个能让孩子们感到幸福和快乐的地方,在这里,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姚基金志愿者们也在努力地做到这一点,而他们,也在努力让孩子们感到幸福快乐的同时无时无刻不被孩子们的率真可爱感染着。
一次偶然的活动让凡尧同学知道了孩子们的小小心愿——得到一双运动鞋,这时他才注意到了孩子们的小脚丫,“看到有的孩子鞋子已经很破了,鞋底都已经磨穿了,都看得见小脚丫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可尽管这样,孩子们训练的劲头依旧很足,凡尧感动之余决定帮孩子们满足这个愿望。他和姚基金方面联系,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成功,他自己也是有心无力,只能深表遗憾,更多的是对孩子们的愧疚和心疼。
而到上海紫罗兰小学支教的葛永康同学则在每天都要注视的三尺讲台之上成熟了许多:“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一直都是作为学生坐在讲台下细细聆听,这样突如其来的角色转变实在让我有些不适应,开始甚至不敢走进教室,不知道站在讲台上应该怎么说、怎么做!”然而如果说是什么让葛永康同学鼓起了站上讲台的勇气,那便是孩子们的热情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一道道真诚无暇、充满求知渴望的目光时,我突然淡定了下来,我意识到我的使命和责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支蜡烛,照亮他们前行的路。”此次支教活动让葛同学明白了社会赋予教师的使命。“支教生活忙碌、充实,而又有趣,每天都像是在探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这就是那群可爱的孩子们的魅力。”葛永康同学在最后说道。
支教生活的“探险”不似冒险电影般触目惊心,却处处都是温暖的小细节。微博上有人说,我们最容易被满足的时光总是在小时候,得到自己喜欢的糖或是玩具都会发自内心的开心。刘明星同学在支教期间对这句话体会再深刻不过了。孩子们对他的触动最大的,就是他们简单的知足:“他们真的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容易满足的孩子们。每次训练结束,只要一瓶矿泉水就能让他们开心半天。”孩子们在物质方面的要求不高,对篮球却热情高涨。刘明星回忆道:“每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时,他们就拿了球在我寝室拍起球了,也算是叫我起床吧。”在巨鹿小学,刘明星也遇到了与凡尧相同的问题,孩子们的小脚丫得不到很好的安置,没有合适的运动服与运动鞋,身为孩子们的老师,自然不能对这种现象坐视不理,于是在协商后,给孩子们买了篮球服和训练鞋,当孩子们接到衣服与鞋子后,训练的劲儿更大了,这让身为老师的他很欣慰。孩子们的快乐来源于知足的小小内心,然而当这些小小愿望从他们口中说出,那种平凡与朴实与他们并不算殷实的生活一起构成的画面足以让心灵为之撼动。“教练,训练之后回家,家里人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给我吃。我感觉没有力气训练。”当刘明星听到这位几天没来训练的小朋友口中的这句话时再也忍不住心疼的眼泪了,发自内心的使命感也同眼泪一起涌出来,他说,没事,你继续来训练,有教练在!并很可爱很认真地对孩子们许下了承诺:“到时候你们要去六安之前,把你们想吃的东西写下来。到时候过去带给我,我请你们吃。”有人说想吃炸鸡腿,有人说想尝尝牛肉……当城市里的孩子对着一盘牛肉喊着吃腻了的时候,他们或许不曾想到有这样一群孩子连吃一次牛肉也是奢望。他们的简单知足,他们的率真和“吃货本质”,都给刘明星同学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短短的两个月,志愿者们记住了孩子们刻苦训练时满是汗水的脸颊,也记住了他们在一起建立的满是温暖与幸福的友谊。
追梦总有离别时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这是吴光锋同学支教回来后的感触。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支教生活即将结束之际,看着孩子们少了欢快多了不舍的脸庞,志愿者们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凡尧同学在支教的最后几天一直在忙着给六年级的毕业生写同学录。凡尧说,小时候自己就喜欢把同学录给自己喜欢的同学和老师写,孩子们都愿意把同学录给自己写,这让自己很感动也很满足,也令自己更加舍不得这群孩子们。“因为他们马上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我对他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初中,同学录上我写的最多的就是祝愿他们能够考试取得好成绩。临走的时候真的是很舍不得他们,短短两个月的回忆将会是我和孩子们记忆长河中一朵极其绚丽的浪花,是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怀念的。”凡尧自己也没想到会以一张张同学录来结束自己的支教进程,然而这种支教进程想来却是最平常最温馨的。“支教不是施舍同情,也不是猎奇痛苦,更不是享受青春,而是去感受同一片蓝天下的不同生活。”两个月的支教生活带给黄越前所未有的体验,五味杂陈的生活感悟一下子让他成熟不少。
而身在六安裕安区的平安希望小学的李旭同学也在离别之际对曾经读过的文章有了更深刻和更贴切的认识。“我曾经在一个帖子里看到一个人用孩子的口吻说:‘哥哥姐姐们请不要来做志愿者了。’因为在一些贫困的地区,孩子们没办法接触外面的世界,志愿者们去了,教孩子们怎么玩游戏机,孩子们很好奇,很崇拜你,你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了,你呆个一两个月走了,那里的乡村教师还留在那,他们都是附近清贫的老师,没有你那么优越的条件,给孩子展示那么丰富的世界。但是孩子们不知道,他们就会把你和他们的老师对比,他们的老师一定是相形见绌的,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于一切都十分敏感的,他们这样会失去对老师的信任甚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那篇帖子对我影响很大,做志愿者不是一时兴起,不是为了体验生活而做,也不应该为了你的虚荣心而做。当志愿者就得对你的孩子负责,孩子们处在这个年龄,模仿能力很强,你当他们的老师,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今我在这边,我所说的话都是他们生活中的,我会拿他们的语文数学来和篮球作比喻,当他们问道山区的孩子是怎么打篮球的时候,我会让他们脱了鞋子,赤脚站在地上,告诉他们,你们这是水泥地还不是很割脚,广西的一些孩子们他们连鞋都没有,每天赤着脚站在坑坑洼洼的土上打篮球,他们跟你们一样大,你们的条件比他们好多了,要好好珍惜,将心比心,孩子会懂。”所以不得不承认的是,支教的志愿者们帮助孩子们提高了身体素质,激发了孩子们对篮球的好奇心,同时也让自己成长了不少。
相对来说,刘继坤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离别方式就“华丽”了不少,他们很荣幸地被邀请参加7月1日姚基金慈善赛,“那可是有着很多NBA球星参加的大型国际慈善义演啊,当消息公布时,所有人都兴奋的跳起来,呐喊起来!”这样的离别方式,冲淡了离别的伤感,却也是种刻骨铭心的存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也是对他们这两个月努力的最大肯定。
编后:“我觉得这次支教的我就像一根小小的火柴,在济南天桥师范附属小学那块土地上亮了一下,虽然很快就熄灭了但毕竟也留下了一些光和热。这对于我来说已经很足够了!”在济南支教的赵明新同学的感想质朴而且真实。其实姚基金的意义也就在于此,留给孩子们对于篮球和对于未来的希望的火种,再带着这样的火种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两个月的支教生活结束,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将“姚明”和“篮球”带来的正能量带给他们足迹踏过的地方,他们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然而要等这颗小种子发芽生长,却绝非易事。“姚基金”无疑是个很好的开始,我们都有梦。而志愿者们,便是让梦想努力实现的追梦者。不管路途如何坎坷,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人生中有这样一段志愿者经历,有这样一段不同寻常的青春之路,即便这是终将逝去的青春,却一样足以铭记,令人回味。(文/宣传部 通讯社学生记者 丁馨蕾 图/志愿者)
更多有关"孩子们,支教,志愿者,篮球,训练"的文章请点击进入皖西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