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施萌古典舞个人专场成功上演
5月25日晚,《未央》--施萌古典舞个人专场在南艺剧场成功上演。
松风慢,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未央”,传统文化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述,如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一般,它描绘了一个雅致的“未到尽头,始终前行”。这也是对施萌个人古典舞专场最贴切的一种表述:演出并不是终章,她对于舞蹈的追求从未停息。
这次个人舞蹈专场是施萌自参加工作以来首次对教学和表演的整理与尝试。演出由《序》、《霓裳羽衣舞》、《袖舞-梁祝》、《剑舞》、《技》、《赤壁怀古》、《仙乐梵舞》、《金刚》、《春江花月夜》、《尾声》十个作品组成,整台晚会意味经典,格调优雅,富有东方神韵:
作品《霓裳羽衣舞》翩纤舞者俱着雪白的长裙,举手投足间,可谓是谁持彩链当空舞,飘然转旋回雪轻,她们自云巅而来,宛若月中仙;
袖舞,是以独具特色的水袖为作为道具的舞蹈,是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特征的典型舞蹈样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气质精炼地反映出中国舞蹈独具韵味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从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品格和艺术价值,《袖舞-梁祝》使我们越过漫长的时间线,体悟到了千百年前女子垂袖而舞的虔诚与崇敬,那是回目转袖间的秀逸与飘摇,飞袂拂云间的华贵与端庄;
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提炼、整理而来的剑舞,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化肢体的表现,寻求以身带剑,以剑摧身的动作规律,拓展具有舞蹈特征的表现手段与空间,把“舞剑”转化为“剑舞”的舞蹈形式。舞台上呈现的《剑舞》,正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精粹的基础上,有选择有目的地提炼最能与舞蹈相结合的内容;
舞蹈的技术技巧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留下了各个时代的烙印,它以翻腾静止转动等复杂的方式在立体空间中予以呈现,既是舞蹈表演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舞者适应不同角色所必要的基础能力。《技》给人们正是一种充满“力度”的技巧之美;
狰狞的面目、拧倾的身体与夸张的力量呈现,一尊尊神武的化身从画卷中复活。他们是愤怒的化身,以一力降十会,靠着一颗坚忍的心降服妖魔。这便是《金刚》,不同于“霓裳羽衣舞”的婀娜多姿,在他们的身上,看得到一种勇往直前的魅力;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颇具独特个性的作品,从张若虚的这首可谓“孤篇盖全唐”的诗到后来的古典名曲,给了我们一种前所未有辽阔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而这个舞蹈,把这种意境通过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动作、姿态和造型,体现得淋漓尽致。如诗中人跳脱出来一般,这也是舞蹈的独特魅力所在。
施萌老师说:“之所以选择“未央”,大约也是出于对夜晚的一份思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夜晚的意象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份体验,当下也是如此,只有在夜晚,我们才可以安静下来,反省一下,思考一下,期待一下。如果说,四年前,20岁的我来到南艺任教也还只是一个不比学生有多少经验的大学生,那么,经过这样的一些夜晚,会让初出茅庐的我逐步成长起来。”
我们会看到一朵花绽放的华美娇艳,却不曾了解过花的开放需要经历多少辛酸。它渴望生命完成的状态,所以,它会拼尽全力地去努力。在这四年里,施萌和她的学生们,一起在时空里舞蹈,寻找花儿最美丽的绽放。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探究是为了达到更高水准的艺术追求。我们祝福施萌老师,如同花朵般努力绽放。生命未央,舞亦未央!(舞蹈学院 张国庆)













更多有关"舞蹈,剑舞,未央,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新闻中心查看